73

 

荷蘭生活現實問題經驗談

01.快樂生活

03.移居定居

05.住家環保

07.敦親睦鄰

09.醫療保健

11.執法司法

13.溝通交通

15.理財稅負

02.社群資訊

04.工作收入

06.社會安全

08.教育文化

10.政府法律

12.休閒渡假

14.融入荷蘭

16.繼承傳承

 

16. 繼承傳承問題

  1. 荷蘭居留: 短期  長期  世代

  2. 在荷蘭傳宗接代 - 建立家族

  3. 荷蘭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國內)

  4. 荷蘭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國際)

  5. 荷蘭的未來生活環境會是怎麼樣?

  6. 建立家族的支柱:
    (1)子孫可以接替 
    (2)處世家訓可以遵循
     
    (3)家族志業可以延續

  7. 子孫

  8. 處世家訓

  9. 家族志業

  10. 長期規畫

  11. 實現理想

    

荷蘭 教養下一代

  • 綜觀歷史

  • 宏觀世界

  • 深入問題

  • 啟發感想

    

生老病死的身體問題

 1. 生老病死與年齡無關 2. 病老死及其處理問題現在可能是而將來一定是生命中要花最多時間面對和處理的問題

階段

 

 生活的狀況

如何過日子

碰到的問題

處理的方法

正常活著

參與社會演出

1. 學習

2. 工作

3. 休閒

4. 養生

工作日

週末

休假日

工作休息

育樂養生

1.:口慾美食或健康飲食

2.:奇裝異服或端莊護身

3.:吸睛豪宅或安全舒適

4.:豪華驕車或以車代步

5.思想:隨緣而安或信念創造

6.情感:親情愛情或現實自保

採取行動:  改變信念創造實相

   01.因果定律  02.吸引定律 03.深信定律

   04.放鬆定律  05.當下定律 06. 80/20定律

   07.應得定律  08.間接定律 09.布施定律

   10.不圖報原則  11.愛自己原則

   12.寬恕原則       13.負責原則

或不採取行動: 順其自然 知命認命隨緣而安

退休沒工作

體衰沒活動

1. 時間太多 天天放假

2. 無所事事 按表操課

3. 耳不聰目不明力不從心

早上盼望晚上

盼望親友探訪

回憶妄想

重復嘮叨

 

1.:吃少 吃不下 不知味

2.:隨便不講究

3.:雜物多不甚衛生

4.:居家多 少遠行

5.思想:生命存在的意義

6.情感:掛慮人間事物

採取行動   

   慢活 寬心 多休息

   安排接班 交代清楚

   找到生命的答案
  
尊重他人的人生體驗
  
豐富自己的地球經驗
 
(身體生活  處事為人  融入自然  漸修頓悟)
  
心靈旅行

或不採取行動: 順其自然 過一天算一天

生病長期治療

活動自如或

尚能活動

1. 定期不定期跑醫院

2. 長期吃藥治療

3. 生命不能預測

 

按時吃藥

飲食控制

規律生活

數日過活

交代準備

1.:不能吃 吃不下

2.:隨便不在乎

3.:居家多 整理少

4.:少出門 少旅行

5.思想:對自己好交代

6.情感:把握親情

採取行動:

   治療: 接受事實面對疾病

              依照現代醫學治療 加強免疫系統

              相信心靈的力量 身體有自癒能力

   慢活 寬心 多休息
  
安排接班 交代清楚
  
找到生命的答案
  
尊重他人的人生體驗
  
豐富自己的地球經驗
  
心靈旅行

或不採取行動: 順其自然 人死燈滅

重病或病危

法律上死亡

1. 不能自主活動

2. 全然放下

3. 身後結算

 

 

臨終等死:

當生命只剩下數週

當生命只剩下數天

當生命只剩24至48小時

當生命只剩下數小時

最後階段:呼吸停止 後

數分鐘心臟就停止跳動

 

灰灰煙滅:

  土葬    火葬

   樹葬   灑大海

任人擺佈:

1.療養院照顧 2.在家照顧

 

死亡:

1. 連絡葬儀社: 死亡證書

  移到殯儀館死者護理衣服

2. 葬禮計畫: 葬禮卡製作葬禮卡

    地址棺木土葬或火葬

     葬地點葬禮款式葬禮願望

3. 舉辦追悼會: 花束音樂主持人

   、生平事跡家屬謝詞

 

臨終前的準備:

留下經驗交代清楚話别親友

安息計畫準備來生

善終的準備 (預立遺囑)

先做準備計畫

委託諸位代言人

安排進駐醫院

選擇臨終地方和看護

安排最後道別的氣氛


葬禮結束後的檢查表:
財產證明繼承證書通知銀行銀行結餘

停止薪資通知當局取消約會稅務減免

福利補助清點債務遺產估價保險給付

 

美國老年病學會制定的臨終關懷八要素: 
、減輕病人肉體和精神症狀,以減少痛苦; 
、採取能讓病人表現自己願望的治療手段,以維護病人的尊嚴; 
、避免不適當的、有創傷的治療; 
、在病人還能與人交流時,給病人和家屬提供充分的時間相聚; 
、給予病人盡可能好的生命質量; 
、將家屬的醫療經濟分擔減少到最小程度; 
、所花醫療費用要告知病人; 
、給死者家庭提供治喪方面的幫助。 

 

新時代的退休規劃

 

 

善終的準備

  • 先做準備計畫

  • 委託諸位代言人

  • 安排進駐醫院

  • 選擇臨終地方和看護

  • 安排最後道別的氣氛

 

簡媜: 誰在銀閃閃的地方從容微笑

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老年書寫與凋零幻想  ──

天若有情天會老,地若無情地會荒。我們扎根於有情大地,仰望亙古無情的天,於其間遇合離散,領受悲歡愛憎,

或長或短都叫一生。 我們的生命,是他人死亡之延續,來日,我們的死亡也將啟蒙他人。生是珍貴的,死也是珍貴

的,生只有一回,死也只有一次,我們惜生之外也應該莊嚴地領受死亡,禮讚自己的一生終於完成。 這是一本生

者的「完全手冊」,老者的「百科全書」,病者的「照護指南」,逝者的「祈福禱文」。 
從初老、漸老、耄耋、病役到死亡,簡媜以寓言式的魔幻奔想,仔細勾勒「老人共和國」裡的鎏銀歲月,以深情至

性的柔筆追想至親晚年,娓娓述說人世浮生的悲欣交集及侍病伴老歷程之愛憎孤寂,既見機智幽默的優雅自嘲,亦

是急急切切苦口婆心的警世諍言--肉身是浪蕩的獨木舟,每個人生都是一只裝著悲歡離合的包袱,包袱裡有各自

的歡愉與憾恨。在她筆下,生老病死轉化為一座蘊藏智慧寶石的礦脈,值得一生開採。 

 生 完整的人生應該五味雜陳,且不排除遍體鱗傷。 
 老 老,是一門高深奧妙的學問,必須學習。 
 病 什麼人生什麼病,不可臆測,也不重要。重要是,生了那種病,你變成什麼樣的人? 
 死 當我們大大方方地談論死亡,彷彿收回本來就屬於自己、最重的那一件生命證據,意謂著,我們強壯到能

             自己保管了。 

目錄
〈序〉老年書寫與凋零幻想
肉身是浪蕩的獨木舟
在街頭,邂逅一位盛裝的女員外
手工刑法
活得像一條流浪狗——關於失落感的七則猜想
老,是賊
焦慮派養生恐怖分子
山海經大藥局
【幻想之一】向肉身道謝
你屬於你今生的包袱
版權所有的人生
物,你的看守所
心靈小屋
【幻想之二】一趟悲歡——給阿嬤阿母:無願,不成一家
老人共和國
老人之亂
鎏銀歲月
祖字輩任務
自己的老屋
哀歌的屋簷——阿嬤的老版本之一
世界降下她的黑幕——阿嬤的老版本之二
宛如流沙——阿嬤的老版本之三
哀歌無盡——阿嬤的老版本之四
銀髮服務有限公司
老年財金生活體驗營
老人詞典
老伴兒走了
書房裡的星空——齊老師與簡媜,漫談、隨想與對話
【幻想之三】 晚秋絮語——寫給晚年的自己
病,最後一項修煉
歡歌與悲啼同在
病役通知書
彷彿一群野獸住進家裡
病之遐想 
醫院浮生錄
侍病者是下一個病人
尋找奇蹟
尊貴地離席
第二個爸爸——叩別公公姚鴻鈞大人
【幻想之四】水面上的鳶尾花
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
一人旅途
【幻想之五】葬我於一棵被狂風吹歪的小樹
冥界神遊
悲傷終結
尾聲:下著雨的冬天早晨,阿嬤啟程

 

認識生命的最後一段路

有不少人誤以為自己直到最後一刻,身體器官都能維持正常, 等到親身經歷後,才發現現實並非如此。
當生命只剩下數週患者壽命只剩下數週時,會出現哪些症狀呢?

首先,全身倦怠感是判斷依據,也就是無力感。提到無力感, 或許容易與一般的疲倦感聯想在一起,但兩者並不相同。 癌末患者的倦怠

感,痛苦程度絕非言語所能形容。

類固醇對於緩和初期的全身倦怠感十分有效,但若患者只剩一、 兩週的壽命時,目前並沒有適合的藥物可以舒緩全身倦怠感, 只能投以鎮

靜劑,讓患者失去意識,以減輕痛苦。

到了這個階段,患者容易出現嚴重浮腫, 如果每天的點滴量超過一公升,浮腫症狀可能會更為明顯。 這時應該適當減少點滴注射量。此

外,患者也會嚴重食欲不振。 若患者餘命不到一週,即便強迫攝取營養,也無法改善現狀。 當患者的餘命以週為單位時,對末期醫療而

言, 正面臨重要的轉捩點。這時如果勉強繼續進行治療, 不但容易令患者痛苦,更可能導致壽命縮短。

根據我的經驗,「無法走路」是這個階段的患者覺得最痛苦的事。 各位只要稍加想像,便能體會無法自由行動有多麼痛苦。 更讓人難過的

是,沒有任何醫療方法可以加以改善。無法走路後, 非但復原的可能性極低,患者更容易對「自我存在」產生懷疑。 當患者察覺自己失去

自理能力時,常會併發靈性疼痛(spiritual pain)等症狀。當人面對死亡,感受生存威脅時,常會問自己: 「我的人生究竟有何意義?」

「為什麼我一定要死?」 這些問題通常無解,因為得不到解答,患者的心靈將更加痛苦。
當患者生命只剩數週時,不少家屬與醫護人員傾向不斷激勵患者, 讓患者盡量懷抱「希望」,卻從未想過, 其實讓患者平心靜氣的接受現

實也是重要的事。如實告知與否, 及如何拿捏,確實是件難事。

接著,患者無法自行如廁,甚至連使用可攜式馬桶都有困難, 只能躺在床上大小便。當生命剩下不到一週時, 大小便容易因肛門鬆弛而失

禁,最後免不了插導尿管的命運。同時, 患者容易食欲降低,攝食量大幅滑落, 有的人甚至會出現吞嚥困難的症狀,無法喝水或進食。 這

時候即使強迫患者進食,或透過點滴、鼻胃管強制輸送營養, 也無法改善患者的症狀。

除了上述症狀,患者還會出現說話困難、耳鳴、 口乾等各種痛苦的症狀。但是很遺憾的, 緩和醫療對於改善上述症狀,並無太大功效。當

患者接近死亡時, 身體機能喪失的各種現象,已經無法予以改善,一旦出現這些症狀, 就必須做好「無法挽回」的覺悟。

當生命只剩下數天
生命只剩數天時,症狀雖因人而異,但睡眠時間普遍有增長的趨勢。 患者意志清醒時,容易感到全身無力的肉體痛苦, 此時睡眠能稍微減

輕痛苦。因此當患者因全身倦怠睡不著時, 我們通常會徵得患者同意,投以鎮靜劑。

接著,患者會漸漸認不出時間、地點、人物, 認知障礙的情況越趨明顯。有的患者會出現「譫妄」, 即急性發作的意識混亂症狀。根據報告

指出,臨死的患者中, 約有八成的人會出現這個症狀,會出現「語無倫次」、「 無法掌握周遭狀況」、「認不得家人的臉」、「幻覺」等。

臨終前能夠始終保持意識清晰的患者實在少之又少, 許多人都會出現昏睡、譫妄。到了這個階段, 否定患者的話或注射無效的醫療用麻

藥,都可能導致症狀更加惡化, 只有家人的支持是最佳良藥。

除此之外,這時的患者已經無法自行翻身,受到壓迫的臀部、 腳後跟特別容易長出褥瘡,導致皮膚受傷。 頻繁更換體位是預防褥瘡的方

法,但是當患者全身狀況惡化後, 便無法避免的長出褥瘡。在末期營養不良的情況下,褥瘡難以治療, 更難以預防。

接著,患者會出現說話障礙與應答障礙。到了這個階段, 患者無法有條理的說話,更無法正常對話。患者一旦臥床, 幾乎無法自行排泄、

攝取食物與水分,這時即使注射點滴, 也很難為患者延命。即使患者毫無反應,家人的陪伴依然重要。 雖然不見反應,患者仍可以感覺到

家人的存在, 這樣的案例屢見不鮮。因此,希望家屬能夠多抽空陪伴患者, 輕聲對患者說話,或輕輕撫摸患者。

當生命只剩二十四至四十八小時時,最後關卡正在等待各位。 在我的印象中,死前二十四小時是最痛苦的時候,堪稱「最後難關」 。這時即便

實施所有的緩和醫療程式, 也難以讓患者毫無痛苦的度過最後的二十四小時, 多半只能施打鎮靜劑,暫緩痛苦。 或許患者也察覺到這是人生必

須經歷的最後一段痛苦路程, 有的患者會喊雙腳沉重,也有人因為承受不住身體的疼痛, 頻頻要求更換體位。在這個階段,患者無疑相當痛苦

, 在一旁看著患者的人更是不好受。但只要度過這個關卡, 多數的患者都能安穩的等待死亡。

當生命只剩下數小時
有的患者到最後一刻都非常痛苦或處於譫妄狀態。不過, 當生命只剩數小時,多數患者不須投以鎮靜劑, 也能自然的進入無意識的昏睡狀

態。當人感到痛苦時, 會不由自主的挪動身體,所以當患者不再挪動時, 表示已經不覺得痛苦了。

到了這階段,有兩成的病患會突然惡化,並且難以事前預測。 不過還是可以透過診察判斷患者餘命。這時候患者的血壓降低, 脈搏微弱,

尿量幾近為零,另外因為缺氧四肢末端變色等, 都是判斷患者餘命的參考依據。有的患者意識指數極低, 不僅對旁人的呼喚沒有反應,施

予刺激也不見反應。 當出現一種以上的症狀時,表示患者狀況極為嚴重, 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病危」。

這時候患者喉嚨會持續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響,或是呼吸時發出「 啊」的氣音;只要患者不再挪動身體,就算發出咕嚕聲或嘆氣聲, 病患

也不再痛苦。希望待在患者身邊的人不要擔心,沉穩應對。有人 說,「聽覺能力」會一直持續到最後一刻。

以下兩點非常重要,請大家務必記住。
當生命剩下數日時,患者幾乎已從痛苦深淵中解放, 處於做夢的狀態,但聽覺能力並未喪失, 患者仍舊可以清楚聽到周遭的聲音。 這時候

患者的家屬無法辨識患者是否仍感到痛苦,呼喚也不見回應, 可以說是相當辛苦的時期,即便如此, 我還是希望家屬能夠陪伴病患到最後一刻。

不必大聲呼喚患者,只要在他耳畔輕聲細語, 你可以握病患的手或輕柔的碰觸他的身體, 這些動作能讓患者安心的步向未知的旅

途。此外, 切忌在患者身旁討論準備喪禮等話題,若是非得討論的敏感話題, 也請顧及病患,到病房外討論。

到了最後階段,呼吸方式會突然改變。患者會抬起下巴呼吸, 這個狀態大概持續數分鐘至數十分鐘,然後呼吸停止。 但即使呼吸停止,心臟仍舊

會持續跳動一陣子,這時候能看到頸動脈 跳動,或者能感覺手腕脈搏的跳動。不過,多數患者在呼吸停止後數 分鐘,心臟也就停止跳動。為了便

於行事, 多數會將此刻認定為死亡時刻。不過, 在心臟停止跳動後的數小時內,儀器還是持續出現電子訊號。 即便呼吸及心跳停止、瞳孔放大的

三大死亡徵兆都出現了, 身體細胞也不見得全部死亡。

「死亡的時間點」準確與否並不重要,一切不過是為了方便行事。 我希望大家知道,死亡時刻其實只是個模糊的時間點,大家接受「 患者

已死」的當下,便是「死亡時刻」了。

總之,死亡並不像連續劇所演的情節,呼喚所愛之人的名字後, 才毫無悔恨的嚥下最後一口氣。因此,我希望各位珍惜所愛, 趁來得及時

多呼喊幾次他的名字,共度美好時光。 因為與家人共處的時光,是任何人都無法奪走與取代的。